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昨天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松江区工人文化宫举办市级主题宣传活动。本市最新数据显示:35岁以上成人患病率已达21.6%,在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仅三成控制达标,防病形式更为严峻。
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全球约有十分之一的成人患有糖尿病,其中近一半患者尚未确诊,每年约有670万人死于糖尿病。到2030年,预计将有6.43亿人罹患糖尿病。中国是糖尿病患者大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2.8%,估计患病人数达1.3亿。
多年来,上海市不断加大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上的投入,将糖尿病防治纳入《上海市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健康上海行动》等专项工作,着力构建覆盖全市的糖尿病预防与诊治服务体系,在社区提供包含登记建档、风险评估、随访管理、综合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糖尿病全程健康管理服务。2023年全市累计登记糖尿病高危人群约200万,完成糖尿病初筛120余万人;管理糖尿病患者77余万人、糖尿病前期2余万人,规范管理率超85%。
此外,本市正积极探索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脑卒中、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整合式健康管理模式,以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人为核心”的慢性病综合筛查和防治管理服务。目前全市共有63家社区提供精准化血糖测量服务,累计服务18万余人次。通过标准化技术支撑和信息数智赋能,支持中心已逐渐成为展示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本市将继续聚焦人群健康需求,凝聚慢性病防控的资源优势和制度合力,推动动态血糖测量等适宜技术普及,将健康管理延伸到每个家庭,助力服务“最后一公里”。
[糖尿病高危人群]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当至社区医院或二、三级医院,接受糖尿病筛查服务。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3.超重(BMI≥24kg/㎡)或肥胖(BMI≥28kg/㎡)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 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应对方法]
(一)糖尿病的预防
1.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2.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3.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4.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二)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
1.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4.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晨报记者 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