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装革履的老外,突然抱着一箱电子产品冲出来,一边往火堆里扔,一边在线暴走:“免费的都没人要,我要烧了你们,我要烧了你们。”
镜头一转,一个女人扛着灭火器登场,她劝男人冷静点,这些东西都是官方直供,活好还免费,烧了多浪费。
既然产品这么好,为什么没人要呢?
噢,原来是大家不知道从哪里下单……(尬)噢,原来点击下方链接,就能直达购买页……(太尬了)
这粗糙的画风,这蹩脚的演技,是不是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没错,这是拼多多在海外投放的广告。类似的广告,还有暴躁男总裁怒摔蓝牙耳机,抖S女Boss脚踩无人机,甭管是板正的北欧小伙儿,还是嘴碎的美国老哥,到这里通通变身抓马企业家,就差拿个大喇叭高喊:
“只要9块9,9块9你买不了吃亏,9块9你买不了上当。”
该说不说,也算是文化输出了。
去年9月1日,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上线北美市场,通过复制国内“低价”“免邮”“砍一刀”的策略,用3个月的时间登上各大应用商店榜首,APP安装量达1080万次。
要知道,在美国耕耘了20多年的亚马逊,2022年的安装量是4700万。
TikTok在美国横着走也就罢了,来自“五环外”的拼多多,凭什么能进入人均大house的美国人的法眼?
01
2月13日,在号称“美国春晚”的超级碗上,Temu豪掷1400万美元(约9627万元),插播了两段30秒的广告。
广告中,一个女孩花9.9美元,买到了各种漂亮的衣服,她还帮咖啡馆的三位光头老哥,解锁了各自的新造型。
低于9.9美刀的商品均价,搭配上“I feel so rich”的旁白,最后跳出一段广告语:
“下载Temu,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
Temu是拼多多自创的一个词,取自「Team Up,Price Down」,和“拼得多,省得多”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被这句魔性广告语成功洗脑,超级碗当天,Temu的下载量暴增45%,日活用户比前一天增加了约20%,累计安装超过2000万次。
除了砸钱投广告,Temu还把国内的玩法也照搬到了美国市场。
拼多多以低价出圈,Temu同样打出了地板价,0.29美元的牙线、0.98美元的手机壳、1.49美元的首饰、3.99美元的T恤、6.5美元的女士泳衣,10.26美元的蓝牙耳机、19.8美元的无人机……
翻开Temu的畅销榜,各种日用、电子产品,客单价几乎都在20美元以下。
什么概念?在美国喝两杯咖啡的价格,就能买一个无线耳机。
不知道各位在亚马逊买过东西没有,你需要购买prime会员才能享受一些特定商品的“会员价”。
也就是要先付费,才能买便宜东西。
Temu则直接甩出了王炸大礼包:底价、包邮、免费退货。
同一款商品,Temu的价格要比亚马逊10%-20%,有时差价甚至能到10倍上下。
而且在Tume,甭管是3.99美元的LED灯,还是5.48美元的蓝牙耳机,新用户通通包邮——
不是从义乌到江浙沪,而是从广东跨越太平洋,包邮到美国(有的地区是满一定金额包邮)。
更离谱的是,如果配送延迟,还能获得5美元的代金券;
如果对商品不满意,支持90天内免费退货。
四舍五入,约等于不要钱。
这种咱们见怪不怪的烧钱补贴模式,可把美国人稀罕坏了,大家纷纷抱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态下了单,然后就“真香”了。
在销量超过10万+的商品评论区,你总能看到各种戏精买家,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
有人本来没啥想买的,但一看无线耳机只要5美刀,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有人在19.8美元的无人机下方,附上了两张“respect”的自拍照,表示自己非常满意,下次还来,并希望上帝保佑卖家。
还有一位剁手党大姐,4月份才注册,5个月的时间已经在Temu上下单超过100次,其中93笔都是五星好评。
YouTube博主Scoozy买了一个高仿AirPods,跑到苹果商店要求退货。
虽然这个假的AirPods没能通过验货,但评论区很多人都被反向种草,求博主放出购买链接。
需要声明一下的是,山寨是无可争议的侵权行为。但剥去品牌那层外衣,无论是五环外的国内消费者,还是人均中产的美国消费者,大家买东西的诉求其实都差不多:
能用、好用,就够了。
但如果只是赔本赚吆喝,显然只是一笔一次性买卖,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Temu、并一直留在Temu呢?
拼多多拿出了祖传艺能:拿捏人性。
02
在TikTok上,经常能刷到这样的视频:
一个陌生人突然加你好友,你以为自己爱情来了,但对方却甩出了一个Temu邀请码;
很少网购的妈妈,突然拿走了全家人的手机,她不是遇到了网络诈骗,而是在邀请好友注册赢返现;
还有的人因为发送Temu链接给身边好友,不得已态度卑微,在旁人眼中好像一个小丑……
都说美国不是人情社会,为什么大家却都为区区一个邀请码折腰?
都是金钱的力量啊。
Temu的拉新奖励非常简单粗暴:
成功邀请两个新用户下载并注册App,就能获得20美元的现金奖励;受邀注册的新用户则能得到5美元的代金券。
什么骄傲放纵,什么社恐 i 人,在真金白银面前都不叫事。有人在TikTok上分享了自己通过邀请新人日赚200美元的方法,评论区纷纷附上自己的邀请码,还承诺得了现金,两个人可以五五分成。
Twitter 上邀请下载Temu的帖子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大转盘抽奖、一分钱换按摩椅等等活动,眼花缭乱,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这么说吧,咱们在国内玩过的各种拼团、砍一刀,几乎都被照搬到了美国市场,咱们无法抗拒的砍一刀,美国老哥也抵挡不住。
这还只是开始。继超级碗豪掷千金之后,Temu还在 Facebook、Instagram、TikTok 等平台也投放了大量广告,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一年,Temu的营销预算高达10亿美元,超过70亿元人民币。
一边在社交媒体拉新,一边用低价留存客户,一边继续加大营销投入,在这样激进的扩张下,截至2023年3月,Temu已经拥有超过5000万注册用户和2000万活跃用户,每月的成交额达到了10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用10年时间,才把APP的月活做到1700万。
今年第二季度,Temu的安装量达到了7400万,在热门应用下载榜单中,超越了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
尽管从体量上看,Temu依然无法撼动亚马逊在电商领域的地位,但在Temu的倒逼之下,原来一家独大的亚马逊也只能将折扣计划提上日程,通过加大优惠和加强物流来保持竞争力。
这边眼瞅着老百姓们纷纷在Temu“真香”,美国一些媒体和政客坐不住了。
CNBC报道称,Temu会收集用户数据,包括银行卡信息和短信。
美国众议院委员会的发言更“典”——Temu之所以这么便宜,肯定是因为强迫劳动。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抹黑Temu的视频下,有人说,美国能造得出这么便宜的东西吗?臣妾没得选啊。
另一位用户直接表示,“普通消费者只想省点钱,他们根本不关心税收或政治。”
还有一位自称中产阶级的用户更加一针见血,“他们总有办法歪曲中国的公司。”
为啥美国消费者愿意力挺Tume?
实在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2022年下半年,美国通胀高企,CPI一度高达9.1%,创下40年来新高。《2022年美国消费者趋势报告》的调查结果也表明,49%的美国人选择在支出上保持谨慎态度,对于低价商品的兴趣正在提升。
前有人性的拿捏,后有现实的无奈,来自五环外的拼多多,一步步走出农村,走向海外,拥抱全世界。
03
在北美市场一炮而红之后,今年4月,Temu转战英国,两天后又同时登陆德国、荷兰、意大利、法国与西班牙;4个月后,Temu掉转枪头,上线日本、韩国站点,8月份开放菲律宾站点进入东南亚市场,最近又开放了以色列站,剑指中东市场。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Temu已经登陆了39个国家,覆盖了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及大洋洲等地区。
作为一个从中国走出去的应用,Temu正在一步一步地,切分着被亚马逊霸占了多年的蛋糕。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蛋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就业、增加了出口。
但一单9.9美元的商品,对于出口、就业的影响有多大,或许现在还要打个问号。
现阶段,Temu的商业模式是类自营的「全托管模式」,即商家只负责供货,其余的商品定价、获客营销、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全部由Temu承担。
看起来,商家省去了运营成本,也减少了语言障碍带来的沟通上的不方便。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Temu的供货商。
据报道,Temu要求卖家的供货价至少要比1688的同款商品价格低;
其次,Temu推出了价格赛马机制,如果同一款商品有多个卖家报价,只选择最低的那一家;
在销量方面,Temu也规定,14天没有动态销售或者30天销量低于30件、销售额低于90美金的滞销产品,就会被要求降价或者退出供货。评分低于4.2的,则会直接下架。
而且由于低价这个“紧箍咒”,商品的质量可能会打折扣,如果因为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物流费用同样由卖家承担。
这样一套严苛的筛选标准下,中小厂家几乎没有竞争力,即便是大一点的工厂,也只是薄利多销,赚个辛苦钱。
在物流方面,Temu同样精打细算。
有媒体算过一笔账,同样一件3万平米的仓库,在广东租一年500多万,在美国加州租一年,费用高达2800万。
为了尽可能节省成本,Temu将仓库选在了广东,供货商先将各自的货集中到广东仓,再由拼多多的老伙计极兔速递运输至海外市场,最后由当地的快递完成派送。
不难发现,Temu的9.9美元策略,靠的是卷国内的供货商和物流。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我们恨不得希望平台能往死里卷,但对于一个商业平台来说,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最近几年,就是因为国内市场卷不动了,各大巨头才纷纷出海。
出海,不能还是只靠国内的卷,而更应该在开疆拓土之后,从品牌、技术、市场上提升,赚一点轻松的钱。
在国内,拼多多靠低价起步,慢慢培养出了百亿补贴、多多助农等强势项目,实现了净利润的暴增。
而在国外,Temu能否复制这一路线,还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
比如如何避免掉进低价、高仿陷阱,成为“一次性商品”的代名词;
比如如何应对同行的竞争,像Shein与Temu就因为垄断、侵权问题而对簿公堂;
还有外部营商环境的变化,TikTok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总之,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面前,Temu只是走过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我看来,Temu能不能给全世界一点9.9美元震撼没那么重要。
它能否利用平台优势,在国际市场分一杯羹,能否与供应链联动,承载起中国产业升级的梦,或许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