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知乎」沦为互联网垃圾桶,锅能甩给 ChatGPT 吗?

智能科技
2024 03-01 06:31:01
分享

诞生自 2009 年的 Quora 马上要 15 岁了,它是知乎的「师傅」,也曾是互联网上最好的搜索具体问题的平台。无论是「成为 XX 是什么体验?」还是「现代人会觉得古罗马的食物好吃吗?」在 Quora 上都可以找到来自世界各地,专业且主观的回答。

Quora 问题涉猎之广,回答专业之精,社区氛围之好,都让横空出世于 2009 年 Quora,仍能在众多互联网内容平台里抢占独特的一席之地,Vox 曾称 Quora 是「更有条理的 Yahoo Answers,更古典的 Reddit,更主观地维基百科」。

它曾被称之为互联网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如今的互联网更是需要 Quora 这类平台,互联网信息的一端是维基百科里的无数条目,是 ChatGPT 类简明扼要地回答,是 Google 结果里的大海捞针,另一端是算法推荐下刷不完的短视频,滤镜矫饰后图文展现的美好生活,描述个人生活和观点的社交媒体,主观且难以检索。

Quora 的目标曾是站在两端中间,站在客观的信息罗列和主观的个人呈现之间。就像「在上世纪飞上太空是什么体验」这个问题,只有宇航员本人能给予作答,它夹杂着科学的进程和情感的波动,还需要个人回忆的介入。

而如今的 Quora 却像一个信息垃圾场,选择订阅每日摘要的用户们会收到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的推送,诸如「在别人家过夜不洗澡是不是很无礼?」「我收到匿名邮箱发来的 68 个比特币,我该报警吗?」「希特勒本人真的是好人吗?」「我丈夫出于愤怒,不小心把我们 4 岁的女儿从 40 楼的窗户上推了下来,如何防止我丈夫被判入狱?」点击和讨论量还非常高。


选自每日 Quora 的邮件推送服务|图片来源:X

甚至还有 AI 直接生成个诸如「天呐!查尔斯国王对哈里王子的禁令震惊世界,你伤心吗?」这种莫名其妙的条目,再由 AI 机器人不知所云地回答一下。一唱一和就能收获 840 万浏览量和 2000 + 的点赞。


低端小报的内容|图片来源:Quora

在去年 ChatGPT 出现后,Quora 则直接在问题中附上了 ChatGPT 的回答,ChatGPT 不仅比人类回答者更靠前,答案也截然相反


「你能不能融化鸡蛋」答案置顶的是 ChatGPT 的回答|图片来源:Quora

真人用户和 AI 鱼龙混杂在 Quora 里,问题和回答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不堪入目,就像 Jacob Stern 在《大西洋月刊》上评论所说 Quora「大量问题都是垃圾。许多根本不是真正的问题,它们是挑衅。」但据 Demandsage 的统计数据,每天 Quora 上会产生 3000 - 5000 个新问题,每个月有超过 4 亿活跃用户,比 2016 年增加了 120%。

诞生十五年的 Quora,呈现出一种在「蓬勃发展中腐烂着」的奇怪状态。这种状态并不全是因为 AI 问答机器人的崛起,它有 Quora 成立以来运营和决策的失误累计,也被十五年来互联网环境的变化所波及

01

2010 年代

互联网社区的典范

Adam D'Angelo 和 Charlie Cheeve,两位 Facebook 的早期员工在 2009 年建立了 Quora。Quora 脱胎于拉丁语中的「Quorum」,该词原意为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并达成共识,同时在发音上兼具了 Q or A(问题或答案)。

从名字上就点明了 Quora 平台的两大属性:社区和问答

不同于搜索引擎需要用户自主拼凑,Quora 这类问答平台会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对应回答,在 2010 年代初,Yahoo!Answers 已经呈现衰败迹象,问题繁多但不具体深入,但人们很难在上面找到有价值的回答,Google 等搜索引擎完全足以替代这些问答平台。

好的问答离不开好问题和好答案,这就是 Quora 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诞生之初的 Quora 专注于回答的准确和专业,用文本的形式,把简单的回答问题展开成为知识,其中又夹杂着回答者的履历和主观经验,在可信度和真实度上都远超于同类平台。

这种同类竞品从形式上创新后完成超越,两三年后映照到了大洋彼岸,也照出了「XX 知道」的衰落和「知乎」的崛起。

任何一个问答社区,提问的成本都要低于回答,更何况在强调回答专业度的 Quora 上,因此如何召集和维系住这些愿意无偿分享自己在专业领域见解的人,是 Quora 成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出走于 Facebook 的两位创始人深谙社区的重要性,他们相信互联网社区会自带吸引力,会聚集起有相同追求的人。

因此他们在建立之初就定下了 Quora 充满理想主义的「追求」:Quora 的用户充满好奇且友善,来到 Quora 寻找高质量的答案,这里没有广告的干预你的冲浪体验,只有专业人士亲自回答具体的问题。

而当时 Twitter 盛行,博客衰落,140 个字符让互联网的信息传达变得简短和即兴,博客和公众号也只能由作者书写,订阅者阅读。相比之下,Quora 强调提问和回答两方的参与,鼓励彻底和深入的呈现答案,幽默和深刻的一句见解或许能在 Reddit 上博得高赞,在 Twitter 上千次转发,但在 Quora 里,只有真诚地书写所知才能获得社区的认可

就像一位早期 Quora 用户,也是一名图书信息科学硕士 Erica Friedman 所描述的「在 2010 年代前几年时,我们很多用户都致力于一个共识:让 Quora 成为互联网上一个不混蛋的地方。我们把这个目标付诸行动,人们不能带着恶意来到 Quora 行恶事。」

Quora 联合创始人 Adam D'Angelo 建立 Quora 的初衷之一是,他发现「绝大多数人类知识仍然不在互联网上。其中大部分都是困在人们头脑中的过往经验,或者埋在只有专家才能访问的书籍和论文中。」因此比起问题,如何找到那些真正能回答问题,有切实经验的人,是 Quora 建立之初的重中之重。两位创始人凭借着在硅谷和哈佛的人脉圈,迅速聚拢起了科技行业的工程师、投资者和管理者们。

「社交网站 Friendster 犯的关键错误是什么?」Friendster 创始人 Jonathan Abrams 在这问题下亲自作答。「AOL 在 1990 年代发行所有 CD 的成本是多少?谁的主意?」下最高赞来自 AOL 联合创始人和前 CEO Steve Case。这类例子在 Quora 诞生之初不胜枚举,硅谷大佬 Marc Andreessen、Netflix 创始人 Reed Hastings 也都是 Quora 用户。

那些创业中的逸事,产品开发中的秘辛,深耕多年的经验……许多问题的答案不会出现在报道、内部论坛和大学演讲里,它们甚至不会被问出来,这是被 D'Angelo 称之为「经验知识」的信息。就像 Quora 大 V,同时也是开发出 GRE 隧道的网络先驱工程师 Stan Hanks 所言「我懂技术,有多年行业经历,认识相关人员,懂技术,我只会写作。」2012 年成为 Quora 用户后,他在网络和科技主题下回答了 8200 个问题


Stan Hanks 2012 年开始成为 Quora 用户,活跃至今|Quora

从 2012 年开始,Quora 为社区里回答最好最专业贡献最多的 150 名作者们建立了「顶级作者计划」,里面有 NASA 员工、大学博士、各类学家……每个作者都有对接的内容审核和客户支持团队。优质的作者也会定期参加 Quora 举办的峰会。

Quora 想培养一组核心用户,把社区的用户参与度正循环起来。

当时的 Quora 也是一个让人上瘾的社区,私募资金 Elevation Partners 联合创始人 Marc Bodnic 在入驻 Quora 十五个月里问了 3500 个问题,亲自回答了 1200 个问题。PayPal 联合创始人 Levchin 表示他曾花费大量时间去检索域名注册时间和网站开发日志,就因为 Quora 上有人提问,他之前创立的四家公司的历史。

在鱼龙混杂,匿名了就无处可查的互联网,Quora 展现出了一个专业且乐于分享,好奇又信仰知识的力量,它像互联网上的一个乌托邦般的古希腊学院。

但也正如 Erica Friedman 所说到的时间点,那个理想社区是存在于「2010 年代中期」的 Quora

2016 年起,Quora 就像一个从学院里走出的毕业生,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的压力,现实的压力也不只是变现,还有时代的变化。

02

「大众化」的妥协和错误

不仅是在社区属性上,两位联合创始人在商业上也有着「理想主义」的追求。

2010 年在拿到 Benchmark 创业资金后,Quora 飞速发展,到 2010 年底,峰值流量同比增长了 5 - 10 倍。当时的 Quora 拒绝了数十亿美元的并购邀约,次年从 Peter Thiel 处筹集 3000 万美元,创始人 D'Angelo 自掏腰包 2000 万美元,完成 B 轮融资 5000 万美元。

又过了两年,2014 年的 Quora 在完成了 80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后表示「我们特别希望长期保持独立,投资方 Tiger Global 非常看重长期发展,因此我们不会有出售或赚钱的近期压力。」当被问到商业模式时,D'Angelo 坦言:最有可能的就是广告

在成立 7 年,完成 C 轮融资后,Quora 才第一次开始用广告来进行商业变现,2016 年 Quora 接受了 Uber 的广告投放,但广告显示的也是「遮遮掩掩」。

为了怕影响到用户体验,Quora 会在高度相关的问题且有高质量的回答这一前提下,投放相应广告,比如关于电影的问题,用户就不会看到 Uber 的广告。以及会在广告回答上打上「赞助」的标签,以免和用户回答混淆。


Quora 的广告比较「隐晦」|图片来源:Quora

Quora 当时在官方博客里写到:「没有用户会喜欢横幅和无良商家,或是和自己需求无关的广告……然而,我们乐观地认为,我们将能够以一种非常适合的方式在 Quora 上引入广告,通过这种方式,让产品变得更好。」

同时,为了回馈创作者,Quora 也开启了给创作者创收的「Quora Partners计划,但这样并没有显著提高问题的答案,反而是更吸引流量的问题和回答越来越多,还有大量的机器人 Bot 从 Reddit 上抓取标题复制到 Quora 上提问

曾是 Quora 顶级作者的用户 Bethann Siviter 就抱怨道「写作质量在纯粹的流量面前排在了次要位置。至少 Quora Partners 计划里很明显,数量比质量更重要。」

另一方面,Quora 接受了广告,但又十分谨慎,这让投资者们也犹豫不决,2014 年估值 9 亿美元,拿到 8000 万美元注资后 Quora 依旧不见盈利,到了 2017 年 Quora 进入二次扩张期,估值也涨了一番来到 18 亿美元,然而 D 轮融资只拿到了 8500 万美元。

伴随着 D 轮融资,Quora 在 2016-2018 两年时间里推出了 16 个语言版本,扩张同时没有带来直接盈利,Quora 只能缩减内容审核、客户支持和激励大 V 创作的的「Top Writer」几个团队的规模,同时。也在这个时间段,美国极端右翼势力抬头,加上 Quora 曾经的匿名功能,导致垃圾内容和网络暴民越来越多,曾经维护社区氛围的志愿者也无力阻止。

这种端倪来的比想象中更早,在 2011 年《连线》杂志的采访里,两位创始人就承认,Quora 上答案的平均质量已大幅下降。原因正是 2011 年初,Quora 涌入了大量新用户,一个月内用户量激增五倍

在用户量快速增长,时代也出现了保守化倾向的背景下,Quora 曾经的好奇、友善、求知的社区氛围,出现了明显的劣币驱逐良币。如今点进一些早期 Quora 用户的主页,会发现很多都已经注销账户,无法访问。


一些早期用户已经删除了自己的 Quora 账户|图片来源:Quora

用户质量的下降,直接体现在了对 Quora 商业化的质疑上,2019 年,Quora 估值 20 亿美元,只比 2017 年涨了 2 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也只有 6000 万美元,几位投资者放弃了投资 Quora 的机会,原因是该公司「实际赚钱的糟糕记录」。

03

AI,是 Quora 的答案吗

在大语言模型出现之前,Quora 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已经引入了 AI 来审查和回答问题,整体表现十分灾难,给本就质量下降的社区增添不少水份。


机械的回答里配着明显由 AI 生成的图片|图片来源:Quora

到了 2022 年底,Quora 推出了他们研发的聊天机器人 Poe,Poe 致敬了美国著名作家爱伦·坡(Allan Poe)。用户可以直接向 Poe 提问,Poe 会从各类模型中搜索靠谱的答案,并给出尽量接近真人的回答。这似乎能解决用户在 Quora 上提问后,几天都没人来回答问题的窘境。

不同于 ChatGPT,Poe 的优势在取众家之长,ChatGPT、Sage、Claude、Dragonfly 都是 Poe 的「素材库」,Dragonfly 更擅长写故事、创作音乐和回复邮件;Claude 更擅长理解人的语义;ChatGPT 回答编程和理工科问题更准确。


Poe 更像一个大模型集成器|图片来源:Quora

在 Poe 上线后,Quora 更新了服务条款与隐私政策,表示用户撰写的答案可能会用于培训 AI。条款中加入了「授予 Quora 重复使用和调整答案的无限权利」,「授予 Quora 使用您的答案来培训大语言模型的权利。」,以及「完全放弃对 Quora 提起的任何集体诉讼的权利」。

尽管目前 Quora 声称暂未使用任何一个人工回答去培训 Poe,但条款的更改让社区里许多用户感受到了冒犯,很多老用户选择删除过往回答后注销账户。

AI 的介入也引起了社区内外的广泛讨论,在 Reddit 的论坛贴「大家还用 Quora 吗?」里,许多前 Quora 用户表示,自己曾是重度用户甚至顶级作者,但 Quora 在变成一个「点击率之上的地方」,充斥着 AI 生成的问题和答案。

2017 和 2018 连续两年的顶级作者 Mercedes R. Lackey 则直接在个人主页发了一篇短文批评 Quora 在社区氛围上的放任,以及重 AI 化的倾向。

他写道「在撰写了 22000 多个回答后,我将陆续退出 Quora。我受够了网络暴民、纳粹分子、文盲、恐同和种族主义者,我受够了那些觉得发送骚扰和仇恨言论是没问题的人。我受够了为上面这些人每天去审核我回答下的评论区。Quora 没有做好他们该做的,他们把这些问题留给机器人,完全无辜的评论甚至答案在被机器人删除,而种族主义者、网络暴民的答案则被保留。机器人就是问题本身,现在机器人也在回答问题了。那我就该走了……我已经尽我所能提供帮助了,这里不再有趣了。」

目前看来,AI 不仅没有解决 Quora 的社区问题,甚至导致最严峻地情况:AI 提问,再由 AI 回答。它曾经建立出引以为傲的社区文化,基于每一位乐于分享自己见解的 Quoran,基于善意、专业和好奇心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 Reddit 讨论贴的最后,楼主写道「感谢你们每一位的回复。最终,Quora 集成了 ChatGPT 来生成更多的 AI 内容。Quora 中不再有人类互动了。」

几位理想主义者建立了一个理想主义的内容社区,在蜜月期后面对变现的压力,只好转变为对流量的追求。流量上涨,质量下跌,老用户出走,新用户不屑,成立时的独一无二最终沦为平庸……Quora 并不是唯一进入这个循环的社区,它在大洋彼岸也有高度相似的映照。

而很显然,AI 和大模型,可能并不是它们的救星,至少目前还不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