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加码智能网联汽车 新产业带来新机遇

商业品牌
2024 06-26 00:30:59
分享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驶入快车道,多方正加紧落子布局该产业。近期,围绕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各地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北京、武汉等多地百亿级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项目获批。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发展也给创投机构带来更多投资机会,今年1至5月车联网投资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亦庄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旨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从1.0阶段的小规模试验到2.0阶段搭建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目前,示范区已迭代至3.0阶段。未来两年内,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案将在北京市3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落地开发。”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于不久前发布招标公告,项目总投资为99.39亿元。武汉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获武汉市发展改革委批准,备案金额约170亿元,拟于6月开工。杭州、福州、鄂尔多斯等地也相继开启了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与规划工作。

  “在国家顶层规划的支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而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可以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交通信息,加速产业规模化落地。各地依托测试示范区的建设,不断完善路端、云端基础设施水平,逐渐形成车路云一体化落地的实证案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指出。

  在各项利好加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23年,乘用车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47.3%,2024年1至5月突破50%。同时,相关基础设施也在持续推进,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共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万多公里,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测单元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技术平台建设。

  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也给创投机构带来更多机会。

  上海辰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贺雄松表示,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新的发展趋势。“从前瞻技术研究上来说,我们认为端到端大模型会是投资的热点方向,未来也将持续关注。”

  实际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创投机构投资的重点领域,不只是大模型,更多细分领域也吸引了不少机构关注。根据清科研究院数据,受多起大额投资案例带动,2024年一季度汽车产业投资金额达到91.80亿元,同比增加26.2%。IT桔子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车联网赛道投资金额达21.68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投资金额(14.74亿元),接近2022年全年投资金额(27.15亿元)。

  “我们基金管理规模380亿元,投了180多家汽车产业创新企业,特别是在智能座舱、电动电控等领域,做了不少布局。未来也将继续保持耐心,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更多支持。”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培龙说。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地方政府基金也在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力度。

  不久前,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宣布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基金总规模50亿元,将围绕可导入到深圳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全产业链进行投资。北京顺义、常州等地也在近期设立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基金。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上述技术年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顶层谋划和工作协同,坚持车路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记者袁小康)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