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至上,从“心”出发

金融财经
2024 09-28 12:30:33
分享


本报记者 | 荆文娜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决定》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业内专家表示,改革就是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彰显了鲜明的"民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紧抓什么、推进什么"的政策立意。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系统部署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的本质属性。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协同与联动

    说起夜市和招聘会,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是开在夜市里的招聘会,却不是谁都有机会遇到。8月的一天傍晚,在湖北十堰一家大型商场门前,几十家涵盖汽车、行政、教育等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化身"摊主""摆摊"招聘,为求职者提供了包括机械工程师、焊工、会计等在内的381个岗位,供求职者"边逛边选"。当晚,这场夜市招聘会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232人次。原来,为拓宽就业渠道,从今年7月开始,十堰市人社部门选择在人流量大的步行街和广场,利用商圈的烟火气,举办"夜市招聘会"。两年来,类似的夜市招聘会在当地共举行了12场,有960多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夜市招聘会找到了工作。
    十堰的尝试,是践行我国就业优先战略的一个缩影。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始终重视推进就业工作,坚持实现高质量就业,以就业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就业更加充分"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工作目标不断迭代升级,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引和根本遵循。在就业优先战略相关理论的贯彻落实下,我国就业现状不断改善,国家经济不断向好发展,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就业稳的背后,是抓住了重点和主要矛盾--青年等重点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而改革中的每一个突破,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完成的。《决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背景下,"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的要求该如何落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接受采访时表示,落实《决定》部署,要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为就业"提质"的一个重要抓手,便是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为了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提质",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2016年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的投入力度,同时在各级发展改革、人社部门等通力协作下,公共实训基地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服务重点群体能力持续增强、共建共享形式更加多元、产训结合程度有效提升、建设运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得到各方面高度认同。目前,累计支持地方建设414个公共实训基地,覆盖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培训超460万人次。
    为就业"扩容",则离不开与之紧密相关的企业健康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
    "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首先在政策端应确保就业政策与宏观政策同向发力,通过经济的增长带动就业的发展,让就业机会更加充分。"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王霆此前表示,施策方向上,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升级改造,稳定就业的基本盘;也要加大产业升级和创新力度,推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为劳动力市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与《决定》中提出的"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相互呼应。
    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就业增长新动能正在不断涌现。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先进制造业招聘需求旺盛,制造业、服务业相关企业招聘薪酬逐渐走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服务消费持续升温,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先进装备、新型材料等制造行业需求释放。
    保企业就是保就业。记者梳理还发现,《决定》在提出一系列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的同时,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重申了"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利好民营经济发展的任务要求。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接受采访时表示,调动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积极性和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配合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逐步促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才能让老百姓有能力和条件积极支持扩大内需,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一样,《决定》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摆在了"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具体任务的前两位,表明收入增长与就业优先二者密切相关。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随着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去年全国多地再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直接拉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去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高于GDP增速,成为中国经济成绩单上的一大亮色。
但同时也应看到,城乡差距仍是导致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撰文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应继续把缩小城乡差距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
    自2021年浙江被确定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先行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浙江省深入调研,总结提炼了共富工坊、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山海协作等二批共20条典型经验做法。通过三年的实践,浙江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2023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86:1,远低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平均水平(2.39:1)。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强调,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三大差距,不仅要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与大都市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更要把稳就业促增收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把促进居民就业和收入倍增摆在更突出位置,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入推进富民增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配置改革,既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又能用更普惠均衡、更高品质的服务集聚人口、吸引人才、优化环境。"

兜牢保障底线的温度与力度

    "如果说'收入分配制度和就业优先政策的完善'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开源'之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以及深化医改'则可视为'节流'之举。"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增加更多公共服务供给,降低和优化社保、就医等居民必要的生存成本支出,能够激发收入增长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动能,支持扩大内需战略落地。
"太好了,像我们家这样有脑神经方面疾病的患者,再也不用往北京跑了!"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1号楼4诊区,王女士感慨道。因丈夫脑血管出现严重问题,王女士夫妻俩多次到北京找专家诊治。随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济南医院在济南市落地,他们再也不用跑北京了,在当地就能接受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焦力群的诊治。在济南,来自北京的焦力群有双重身份,他不仅是宣武医院派驻济南的北京专家,还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济南医院的院长,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工作中担当"带头人"的重任。
    2019年10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印发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按重点病种选医院、按需求选地方,院地合作、省部共建"的工作思路,引导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城市的高水平医疗机构,采取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等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逐步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关键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项目实施以来,有1400余项诊疗技术平移至输入省份,填补了300多项省域医疗技术空白,相关省份跨省就医人数明显下降。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我国深化医改的一个重要写照。记者注意到,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医改、养老及人口等问题一并纳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不同,《决定》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分列两项。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决定》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医疗卫生体系,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需要在改革中来解决。《决定》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雷海潮介绍,我国已建设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布在29个省份,让患者大病不出省。
    改革没有终点,完善医疗体系依然需要长期努力。在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表示,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的部署,下一步将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两个方面。
医改为人民的健康兜住了底,但如何兜牢社会保障这张大网,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决定》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全方位部署,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这是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之举,也是增进人民福祉、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按照全会部署,要优化制度设计,提高社会保险制度的包容性和适用性,分层分类分步将各种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制度。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在2亿人左右,农民工总量为2.98亿人。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已取消参保户籍限制,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户籍地或就业地参加养老保险;除个别超大城市外,大部分地区已落实持居住证参加医疗保险政策。为补齐部分劳动者工伤保险短板,在7省市平台企业开展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覆盖886万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强社会保障可及性,将更多的人群纳入覆盖范围。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制度,统一规范有关政策、待遇标准等,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流动。
    养老金关系着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决定》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介绍,目前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仅有14万多家,在全国数千万家企业中只是一个零头;覆盖职工3000多万人,只占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总数的7%。"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方面,企业年金发展滞后,是其中的一个短板。而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一年多以来已吸引6000多万人开户。"
    为更好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建议,可以参考部分先发国家经验,适当提高税优缴存额度,促进中青年人群缴存;放宽账户资金的领取限制,允许参与人在罹患重大疾病、长时间失业时领取账户中的全部或部分资金。

守护"一老一小"的决心与行动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提高到15.4%。以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为特征,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通过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其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至关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撰文称。
    记者注意到,此次《决定》将"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单列一项,提出,"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生育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趋于下降,是现代化过程中各国都会发生的规律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P强调,《决定》部署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正是适应这一变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人口工作的顶层设计。具体来说,要树立"大人口观"、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观念,把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同制定实施生育支持和激励措施、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实现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因时因势调整优化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为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了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公平性可及性,近年来,我国不断加速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的政策部署。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坚持保障基本"作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基本原则,提出"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支持城市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展面向广大普通老年人的普惠型养老服务项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对"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作出部署。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推出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用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将基本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成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的重要抓手。
    今年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印发的《"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进一步改善养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增强兜底保障能力,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水平。紧接着,在4月中旬国务院新闻办就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贯彻落实,围绕扩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三个方面不断改善"一老一小"服务。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副司长常铁威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强调,聚焦堵点痛点,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牵头编制并报请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综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资金渠道,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设施建设。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一老一小"守护网正在加速织就。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公众关心的延迟退休问题,《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相比,《决定》新增了"自愿""弹性"的表述。
    这一全民关注的改革最近也迎来了新的进展。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职工达到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男职工60周岁及女职工55周岁、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也不超过3年。
    金维刚表示,"改革明确'自愿、弹性原则',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这也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他强调,对于现有不同职业、地区、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也会保持政策延续性,确保政策调整前后有序衔接,平稳过渡。"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因此,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